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日期:2020-07-15 00:00:00  发布人:信息工程学院  浏览量:30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科技素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及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电子技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学习、合作与沟通能力,并能够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智慧照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产品设计与研发、系统运行与维护、设备管理与维修,以及该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以电子系统设计为基础,以光电信息工程为方向,以智慧照明为特色,以嵌入式系统设计为应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面向学生需求、面向差异化需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特色求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能够承担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智慧照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设计与开发及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并能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1:学科基本能力
    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基本知识,了解与本专业方向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能够根据学科基本概念,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具备学科基本技能和基本经验。
    目标2:专业基本能力
    能够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电子产品的测试和技术支持,进而成长为电子、光电子工程师。
    目标3:工程技术能力
    能够跟踪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创新意识,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够完成相关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进而成长为研发工程师或电子设计师。
    目标4:工程管理能力
    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部门的工作。
    目标5: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实现由技能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本专业方向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自然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
1.1工程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1.2工程基础知识推演能力:能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用于电子系统、光电工程、信息检测和处理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推演。
1.3工程知识认知能力:具备电子系统、光电工程立项、设计、开发、测试与管理等流程的认知能力,并能够对复杂的电子系统、光电工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1.4工程知识应用能力:能将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智慧照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领域中复杂问题的分析、设计和优化。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光学、电学、材料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2.1问题识别判断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光学、电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2问题表达分析能力:依据电子科学和工程原理及相关文献,具备运用专业图表、文字等准确有效表达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3问题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文献研究解决复杂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中的复杂问题,能够分析方案、建立相关模型,得到复杂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多种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硬件系统或组件,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3.1工程设计能力:能够考虑社会、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针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特定需求提出满足需求的工程设计方案。
3.2工程开发能力:具备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系统开发的能力,并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和评价。
3.3工程创新意识:具备在工程设计(开发)方案中引入新方法、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4.研究(分析)工程方案: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4.1实验设计能力:具备针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合理、有效、可行的实验(测试)方案的能力。
4.2工程测试能力:具备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实验(测试)的能力。
4.3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具备正确收集、分析、处理与解释实验(测试)数据,并获得研究复杂问题的有效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5. 使用工具:能够针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开发与选择,并能够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电子、光电工程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并适当改进。
5.1平台、资源、工具使用能力:具备选择与使用相应平台、资源、工具对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和测试的能力,并能对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
5.2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具备相关工程应用软件的建模、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合理运用能力,并能对其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别。
5.3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具备综合利用多种现代工具、手段和各种资源进行信息搜集、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能够理解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等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并能利用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领域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环境、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其应承担的责任。
6.1工程方案评价能力:具备基于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能力。
6.2工程法规应用能力:具备合理分析和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项目解决方案产生的社会、环境、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其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中的实践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环保与节能意识:具备将环境保护措施与节约能源技术应用于实践活动的意识。
7.2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价能力:具备基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评价电子系统、光电工程等的设计、开发和运维实践的能力。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系统、光电工程、信息检测和处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科学精神、了解国情,正确的价值观、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
8.2职业道德与专业修养: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9.个人和团队: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协调能力:具备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指定任务或组织协调团队成员的能力。
9.2团队组织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作为负责人或成员协同工作,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达成工作目标。
10.沟通与交流: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电子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文案处理能力:具备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有效表达专业见解的能力。
10.2学习接纳能力:了解专业领域不同国家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工程沟通能力:具备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11.项目管理:理解工程相关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并能在专业工程实践中应用。
11.1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备对电子系统、光电工程等项目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的理解,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能力;
11.2工程经济评价能力:具备对电子系统、光电工程等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合理的经济决策的能力。
12.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1自主学习能力: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挑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12.2 适应发展能力:能够了解和跟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具备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核心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光电显示技术、FPGA设计与应用、智能照明技术、光电仪器设计、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光电子技术基础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基础实验包括电路分析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FPGA设计及应用实验等。技术技能实验包括电工电子实训、电子工艺实训、工程图学、PCB设计与制作、光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电子创新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
2.毕业实习:智能照明系统设计实训、大功率LED驱动电路设计实训、大功率LED产品检测及安装实训、智能仪器仪表设计实训、智能仪器仪表组装、检测实训、智能仪器仪表维护、维修实训。
3.毕业设计:在毕业实习或社会调查中完成毕业设计,达到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训练的目标。
4.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利用前两个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达到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实践训练的目的。
五、学制与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本专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80学分方可毕业。
六、授予学位
    修满规定的学分,符合《黄淮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核发:0 点击数:30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黄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电话:0396-2853011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