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星——一橙工作室(2015年6月)
日期:2015-06-10 14:16:53  发布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浏览量:173

一.团队,梦想起飞的地方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团队,只有与团队一起奋斗,才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成就自己的卓越!一橙团队正是信息工程学院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而创建的团队。一橙团队开展专业培训、项目实践,培养硬件、软件专业人才,学生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实现高校和地方企业无缝对接,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一橙团队研发基地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二楼,下设硬件和软件两个分团队。硬件团队专注于硬件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软件团队致力于软件开发和APP应用。团队由冯刚博士等五名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从外部引入实战项目10余项;在信息工程学院各个年级专业广纳人才,通过层层选拔,挑选30多名精兵强将,组建精英团队,形成层次梯队,构建专业人才支撑体系。

在一橙团队中,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我们团结友爱、关怀帮助;我们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一橙团队已经形成梯队,在河南省挑战杯、河南省物联网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10多项,成果申报国家专利2项,正在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集团军。团队事迹被河南日报头版报道。

二.创新、奋斗,为梦想插上翅膀

汗水与智慧相溶,梦想以汗水浇灌。指导教师们以他们的那份对专业的痴迷,对学术的认真,对学生的负责,带动了一大批同学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在团队实验室,指导教师经常带领同学一同置身于他的设计制作中,从设计制作智能小车,到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研发,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高涨。

冯刚博士和张建老师带领团队积极备战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他们鼓励对电子制作感兴趣的同学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闯出一条电子发展之路。在电子设计大赛期间,我们4各队在各自的队长带领下和队友 商讨后选择了要做的题目并开始制定方案。大赛只有四天三夜的时间,第一天早上8点知道题目到第四天20点封箱,所以每一分钟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各队负责硬件的同学和队友、老师讨论所需的元器件,之后上网购买。马磊和李顺这两组所选题目一样,他们购买10Ω滑动变阻器时由于网上缺货,他们俩便将市里卖元器件的地方跑个遍,可也没买到,最后打电话请在外地的朋友帮忙才买到。各队的女生负责写论文,遇到不明白的翻资料书、上网查有时问老师,时刻注意着队友的进展,将这么做的原因记录到论文中。负责写软件的吴海军、王浩杰、李超阳、陈亚飞在这期间几乎一直坐在电脑旁写软件,几乎没怎么睡过。半夜饿了就拿包方便面吃,困了趴在桌子上睡会,或在地上个凉席就那么睡会,几乎每个人的眼圈都是黑的,816日清晨将成果装车后,一群人闷头直睡……

有一次,冯刚博士和团队学生黄安穴在学府花园小区看到有些有些年青教师电动车充电期间电池被盗,感同身受,回到实验室,他们奋战十几个日夜,共同研发出了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兼具节能和防盗两大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区电动车充电和防盗问题,项目的成功,饱含着他们的汗水和努力,在研发过程中,大家不断的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激烈的讨论,反复着手制作,实验,设计电路,编写程序。最后出色的完成了该项目。目前该项目入围了河南省挑战杯终审决赛。在冯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真正的收获是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深入学习的机会、实战的历练,从分析到设计,从模块到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他们正在飞速的成长进步着……。

张健老师带领大家开发门禁系统,不停的失败,不断的重新构思、设计、实验……困难重重,阻力重重,但大家依然坚定。经过不断摸索、分析和实验,几百组的实验数据使他设计和出了一种更加合理的系统。为了把握这个系统的实用性,他们打破实验室常规,在不同的地点开展实用性研究。最终完成了近90页的调研报告、项目规划和可行性分析。在将近1个月的摸索和改进中,大家付出了太多。

张飞老师负责互联网+整个实验室的组装工作,在组装过程中,他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了整个实验室每一个设备的组装、调试、综合布线,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汗水不算什么,智能家居展示区,智能农业展示区,实验设备区,灯明几亮,大家看着这一切,爬满汗水的脸庞绽放出智慧的笑容。

青春是活力的象征,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是出生在成长季节的那片生命的绿色,是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青年因怀抱着一腔热血与及激昂,从而给予人们自信和希望。当一群怀揣着同样激情与梦想的青年聚集到一起,必然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今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成就了这样一群年轻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队伍——黄淮学院一橙工作团队。

 

 

三.创业让梦想展翅翱翔

团队老师和学生,十分期待自己开发的技术能应用到企业中,也想检验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刻苦学习和几次大赛的历练,黄安学的专业水准和实践经验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渐渐地拥有了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的机会,一方面使他更多地了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更是对他平时努力专研专业知识的肯定与鼓励。

日常科研中,张飞老师发现赵洋同学经常思索理论如何可以和实践结合的更好,有了好的想法就勇于尝试,在大一下学期就有了如何利用所学专业创业的想法,并立即和团队有兴趣的几个同学起草了方案,但开始实施的初期也面临着技术、资金等难题,便决定帮助她创业。在张飞老师的指导下,赵洋同学申请注册了河南铭安科技,铭安科技公司的目标推广未来的智能化、舒适化的生活模式,创造智慧型小区解决方案。公司项目参加了河南省社会保障厅创业扶持项目申报,并在学校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推选参加省级选拔,有望获得第一桶金。在创业的过程中,团队老师言传身教,提供经验。在学生受到挫折时,积极鼓励,在学生得意时,提醒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正像赵洋同学所说的那样:大学生创新创业,离不开国家的教育政策,离不开学校的关怀,离不开团队老师的教诲,离不开同学的支持。 创业不是为了荣誉,不是为了金钱,只是为了一份责任,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感恩回报社会。

结束语:一橙工作团队,梦想成功的沃土

个人再完美也只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只有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枯竭,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名臣司马光如是说“大匠无弃材、尺寸各有施”,它给我们的团队用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因材施教、用人所长。在一橙团队中,正是秉承着“因材施教、用人所长”的思想。发现我们的所长,是我们更加优秀。在一橙团队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出类拔萃,但是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队员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努力学习,孜孜不倦。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也是润滑剂,一个团队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像一台机器正常持续运作一样,也需要润滑剂的作用。团队出现任何问题,指导教师都会适时出现,充当团队的润滑剂,无论怎么转都是畅通的、顺畅的。也正是有了润滑作用,团队以斗志昂扬的团队精神在不断地发展着,团队老师的带动,成员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了一种蓬勃发展的精神风貌。

 

核发:0 点击数:17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黄淮学院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所有
电话:0396-2853011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