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日期:2013-10-08 09:16:32  发布人:郝名扬  浏览量:15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2012-2015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专业现状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2005年成功申报本科专业以来,累计毕业生200人,首届毕业生2009年就业,业内口碑良好,本专业现有在校生人数256人。虽然本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师,能够肩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本专业的8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其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世界百强之一的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国内的985高校东南大学,1人正在攻读郑州大学的博士学位,硕士学缘结构包括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名校,另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等都比较合理。

黄淮学院的顶层设计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了实践这个目标,本专业在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上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本科教育和教学(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着力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使得社会各阶层对电子信息类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同时为适应国家和省块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我校我院一直把电子信息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我校我院的教学工作重点之一。

从行业看,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发挥着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的作用。电子信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本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极大,尽管很多高校都增加了本专业的招生规模,但毕业生就业渠道亦然畅通,薪资水平仍然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短期内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会改变。

(二)存在问题

学科基础较为薄弱。教师数目不是很多,科研方向比较繁杂,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科研团队,难以凝炼成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应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目前还做不到以科研全面带动和促进教学。

由于我校目前本专业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发展仍未进入良性循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科生源质量。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并具备设计、开发各种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各类电子仪器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

1. 积极探索与实践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着力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打造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3. 构建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类产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 巩固、拓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5. 为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提供支撑。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本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任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紧紧围绕黄淮学院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人才,以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要为导向,以电子信息行业的职位需求为目标,对接、服务支柱产业,加强专业的应用性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建设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制与学分要求、授予学位、学时学分构成表、教学计划表和学年课程一览表等。

在信息工程学院党政班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具体督导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经过多次的教研室研讨、学院研讨,综合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往届毕业学生和本专业在校学生的诸多意见,采纳了部分电子信息行业资深工程师们的建议,并邀请兄弟院校和本校相关院系的资深教师进行点评等,最后形成了本方案的定稿。

本方案注重全面素质教育,遵循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教书和育人并重。具体构建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以电子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方向,以现代电子设计与应用为基础,以电路与电子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为两个方向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重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落实上,我们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1.根据国家对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

2.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3.充分考虑专业教学必须与科技市场紧密结合,以培养市场需要的技术性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设置、学分计划、学时分配、内容选取,以及实验项目、手段创新等进行多方位分析,优化课程体系。对于难以预计的技术更新,通过在教学计划中增加教学内容不预先指定的课程的方式来完善。

4.加强教学过程的课程连贯性,注重课程衔接,增加基础理论课程中的专业应用举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建立一定的激励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的措施。

5.建立实施优秀生选拔制和导师负责制,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给予优秀生更多的指导,包括课程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参加科研训练计划或参与老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在条件许可时,在全体学生中实行导师制。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落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中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争取合理搭配、凝练特色、有机结合,发挥出课程体系的整体效益。

本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及应用,核心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信息处理方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信息论基础、DSP原理及应用、EDA原理及应用、PLC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方面,首先制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质量标准,重点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大力加强实践型、项目型、案例型等课程建设,大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大力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实现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教材,特别是实验实践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规划如下:

1.专业基础课、核心课教材建设以选用精品教材为主,通过选择教育部推荐教材、“十一五规划”、经典教材,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并实现与本专业高水平大学教材选用大体一致。

2.实验课教材通过选择相关实验教材章节、编写实验讲义等方式逐步实现实验教材规范化。积极总结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推出实践环节系列教材。

3.积极参与并组织教案评比,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电子教材和课件建设,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教材建设多样化。

加强专业核心精品课程建设,保证每门核心课程的实际建设成员不少于3人,其它课程的实际建设成员不少于2人,力争1~3门获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规划教材,建设4-5本自编的优秀教材,特别是实验实践教材;实现所有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的网络下载,建立公共的教师答疑网络平台。

信息工程学院共有23个实验室,其中电子信息类有9个,共有资产1156万,现使用设备总值720万,实验设备能满足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本专业拟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4个专业实验室,保证每门需要硬件资源的专业课都有实验设备可用;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联系,增加实习基地2~3处。

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具体来说,要加强对生产单位、科研部门及复合型人才专业需求的调查研究;拟定各类教改课题,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实验内容与方法、教材选择等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改实践,未来五年承担4~5项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5~6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训练,以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自主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做好专业建设的根本条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需要,通过“专兼聘”相结合的办法,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具体通过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特定研究方向的青年教师,以及选派现有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未来五年建成一支年龄学缘结构更加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过硬、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师资队伍。

在对学生的指导上,以高素质、强能力为导向,在教学互动活动中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要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立足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统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突出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本,坚持培养过程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改革创新学分的评价与给付方式;让高年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锻炼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如下:

1.对本专业现有教学人员,根据其年龄、学历、特长合理安排进修提高,除了在职学习以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脱产进修,包括在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以及到国内重点高校或国外研修。在未来五年中,保证45岁以下教师每人进修时间不少于半年。

2.根据现有师资队伍与本专业规模需求的差距,在未来五年中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2~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1~3人。

3.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保证核心课程建设取得成果。本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应由教学效果好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主讲,实际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不少于3人;其它课程也要按照精品课标准建设,参与建设的教师不少于2人。

4.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新技术、新领域的短期培训,使本专业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5.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激励教师申报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应为与本专业知识体系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与工业背景相结合的研究性和应用性课题。                                   

核发:0 点击数:15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6号 邮政编码: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