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星——王娇娇(2012年9月)
日期:2012-09-10 17:28:24  发布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浏览量:144

王娇娇,女,汉族,中共党员,现就读于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1001班。在校期间获得2011201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干部”和 “优秀团员”荣誉称号,三次获得学校奖学金。

坚定、坚强、坦然——求学之路

2010年秋,王娇娇踏上了黄淮学院的求学之路。她深知只有经高等学府深造以后才有能力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带来希望,她时刻告诫自己要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她来自农村,由于家里面的生活环境闭塞落后,她不懂名牌产品,脚上穿着街头买的20元一双的足球鞋;不会用电脑,听着同学说出的一连串电脑品牌基本不懂;不会唱流行歌曲,听的最多的是父亲口头上常哼的上个世纪的老歌;不买名牌的衣服,不与别人攀比。王娇娇没有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忌讳自己的身世背景和贫困家境,反而坦荡、坦诚地与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这种坦然的心态让她更好更快地融入和适应了大学生活。

初入高校,王娇娇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当然这也是她自强奋进的动力。大学三年以来,她勤学善思,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求解疑惑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由于社会公益活动和课外兼职,她的学习时间很短,除了抓紧课堂上的一分一秒外,通宵教室基本上每天都去。每天深夜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很充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是她没有用贫弱的姿态换取别人的同情,而是用乐观、坦然给别人带来快乐并且得到了别人尊重。

自立、自强、自信——勤工俭学之路

大学三年以来,除了在大一刚入学时交清了入学费用后,王娇娇依靠学校的资助和自己的努力,省吃俭用做到了依靠自己完成大学学业而不拿家里一分钱。除了靠国家奖助学金之外,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过不少兼职。

2010 9月—10月,她组织了我校18名学生在国信蓝点公司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平面作图。作为信息工程学院实习小组组长,负责18名同学的管理工作,为此还受到了媒体的专门采访。王娇娇的三年大学时间里做过家教、校园代理、问卷调查员、卖过手套公交卡等等。但是她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绝不本末倒置。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相对较多的自由时间,她深知对于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求学阶段“不戚戚于贫贱”是可以做到的,却不易做到“不汲汲于富贵”,但是如果只把目光局限于眼前、急于获得经济利益,那么势必忽视了自己作为国家栋梁传承文化、发展学术的责任。她觉得自立自强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经济上,而是一名当代大学生通过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一种向上奋进精神的诠释。

感恩、奉献、责任——公益奉献之路

没有党和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怀,没有学校领导老师对王娇娇的关心,她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完成大学学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直以来她坚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是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思行表达,也是希望在公益活动中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悟到更多人生道理,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王娇娇在入学后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她组织参加了各类义工奉献服务活动累计达到300多次近1000小时,校园、社区、敬老院、民工子弟小学处处留下了她公益奉献的身影,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公益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计算机维修进社区”系列活动,除了日常清扫卫生活动外,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开展科普宣传和计算机义诊,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和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定期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定期组织参加对学校卫生死角的清理垃圾、摆放自行车、清除杂草工作,为更加美好的校园卫生环境而努力;每年六月份组织“爱心传递”活动,回收毕业生学习生活用品,统计整理后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学生,同时这部分学生在毕业离校之时将领取的物品归还,爱心进行永远不停息的传递。

    

 

 

核发:0 点击数:14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黄淮学院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所有
电话:0396-2853011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6号